du/Sie什麼時候該用誰
#德國文化 #德文學習 #第二人稱
在學習任何語言的最一開始,同學們一定都會學所謂的「人稱代詞」(Personalpronomen)。
其中,「第一人稱代詞」指的是說話者(也就是自己),中文的「我」、英文的「I」、德文的「ich」;而「第二人稱代詞」則是聽話人(也就是對方),也就是中文的「你」、英文的「you」,在德文中則有兩個常用的「單數第二人稱代詞」,分別是du與Sie,從這兩個人稱代詞也衍生出兩個動詞:duzen und siezen(「使用du」與「使用Sie」)。
這篇文章會仔細介紹du與Sie之間的區別、使用的場合,以及該注意的地方!
話說從頭,du與Sie到底差在哪?
說中文時會因為親疏遠近、正式場合、表示尊敬等外在條件,在指稱對方時除了常見的「你」以外,也會使用「您」。與此同理,在德文裡也有du與Sie的區別。也就是說,Sie(S大寫,以示尊敬)是較為正式、更為禮貌的第二人稱代詞,是所謂的「敬語」(Höflichkeitsform)。
不過,這並不代表我們可以將中文使用「你/您」的邏輯套用在德文的「du/Sie」上哦。在台灣,我們的日常口語鮮少使用「您」,但是在德國,可不能隨隨便便就稱呼大家為「du」!相反地,在德國使用「Sie」才是常態,不管說話對象是超市店員、宿舍管理員(Hausmeister)或者隔壁鄰居,「Sie」都是最為合宜的稱呼,特別是初次見面的對象更該注意。
與duzen互相搭配的是對方的名字。
例如:
Karsten, kannst du das bitte wiederholen?
(竣翔,可以請你重複一次嗎?)
而在siezen時,則會以頭銜來稱呼對方。
例如:
Herr Chang, können Sie das bitte wiederholen?
(張先生,可以請您重複一次嗎?)
那麼,誰可以直接稱du?
在德文中,除了親朋好友間會使用du以外,稱呼兒童也會說du,另外,在學校與自己的同學(平輩)說話時,也可直接用du,這些是少數可以直接duzen的場合。
那麼,如果是青少年,該怎麼辦呢?在德國的小學(Grundschule),視當地風氣與教學傳統,有些學校的教師會使用du,有些則會使用Sie,不過,到國中開始大多數都會siezen,到了文理高中(Gymnasium)更是全面使用Sie,這樣的轉變也有一種「長大」的意味。
du與Sie給人的印象?
正如同使用「您」帶有敬意,但也會帶來距離感一樣,使用Sie雖然較有禮貌但也顯得重視上下關係(Hierarchie),而常常使用du的地方,則往往會給人一種比較開放、友善、自由、不注重權威的印象。
比方說,大學校園是個嚴肅的知識殿堂,教授與學生之間使用Sie是毫無疑問的。不過,在一些大學的德語課中,也有很多親和的德語老師會與學生duzen,以表示親切、在課堂中無需拘束的感覺。成人的老師與學生竟然用duzen,這或許是一些德國學生較難想像的狀況呢!(順帶一提,在谷登堡德語,我們也都說du!)
同樣的道理,職場的氛圍也可以從員工們彼此duzen oder siezen窺得一些端倪。若是比較傳統的產業,siezen恐怕是主流,而新創公司則很可能偏好duzen。
不過,如果你剛獲得一份工作,就算在職場中其他同事彼此都稱呼對方du,你也應該稱呼他們為Sie,直到對方對你說:"Wir können uns auch duzen." (我們之間也可以說du。)
值得注意的是,在對方提出"Wir können uns auch duzen."之後,就請你果斷地切換成du吧!如果對方稱呼你du,你卻回稱Sie,反而是不禮貌的喔!這帶有「我們沒那麼親暱!」,想與對方拉開距離的意涵。
上文詳細介紹了du與Sie的差別以及使用上該注意的地方。不過,在德國也有duzen場合漸漸增加的情況,尤其是在年輕人比較多、或者政治風氣上比較自由的城市(比如柏林,或者某些大學城(Universitätstadt)),duzen的比例也比Siezen來得多哦!在2018年甚至有人撰文討論這個現象,題為《「Sie」要滅絕了嗎?在柏林歡迎稱「du」!》(Stirbt das Sie aus? - In Berlin wird gerne geduzt)。
下一次去德國時,不妨側耳聽聽咖啡店裡店員與顧客之間是duzen還是siezen、或者注意廣告上的第二人稱代名詞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