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5位改變世界「說德文的女士」

這個月(2021年9月),德國將舉行聯邦議會大選,同時也意味著會選出德國總理。與以往不同的是,長期擔任總理的梅克爾宣布要正式離開政壇,不再追求連任,這意味著德國即將邁入「後梅克爾時代」,這個詞的存在透露了梅克爾在德國、歐洲乃至於全世界的影響力。

我們都聽過梅克爾的名字,但你知道梅克爾的生平如何、魅力何在嗎?而除了梅克爾外,還有哪些「說德文的女士」也曾經在不同的領域寫下歷史呢?在梅克爾退休的這個月,我們一起來認識世界另一端的她們!


當代歐洲政治家:安潔拉‧梅克爾(Angela Merkel)


梅克爾不僅是德國歷史上首位女性總理,更是兩德統一(1989)之後,唯一出身自前東德(DDR)地區的總理。她連任過4次,也就是執政期間總共近16年(意思是:現在16歲以下的德國人,人生中從沒見証過別人擔任總理),但她並不是德國在任最久的總理:柯爾(Hermut Kohl)在1980-1990年代,總共連任5次,總長度也是約16年。不過不同的是,梅克爾執政期間,也是德國躍為歐洲領頭羊的時候,因此梅克爾也被視為歐盟實質上的領導人

梅克爾隸屬於基督教民主聯盟,因此她的政治立場偏向保守、右派,比如針對2015年的歐債危機、對中政策等都帶著這樣的風格。不過,在難民危機的處理上,她卻以人道出發,推動歐盟接納難民的政策。上述幾個重要政策有褒有貶,不過無論如何,上述這些重要的決定為德國乃至於整個歐洲帶來了非常巨大的改變,為更長期的歷史發展定調

雖然每個人對梅克爾的政治立場都有不同看法,但是至少在個人風格上,梅克爾冷靜、理性、克制、相對中庸的形象,基本上很符合德國人對理想政治人物的想像;不隨意煽動民族情緒,不走極端主義,一下子好像說不上來有什麼特色,這些反而成為梅克爾的魅力所在。她也被德國媒體暱稱為「Mutti」(媽咪),甚至不少德國人也如此認同,覺得她就像是德國的媽媽。



歷史上第一位「開車」的人:貝爾塔‧賓士(Bertha Benz)


大量汽車在路上穿梭,可以說是當代生活的日常,不過,在150年前可不是這樣。「汽車」的發展史很長,引擎、內燃機的發明都是現代汽車不可或缺的歷程,因此「到底誰發明車子?」還有一些爭論的空間,不過,沒有任何爭議的是,貝爾塔‧賓士是世界上第一位開車展開公路旅行的人

貝爾塔‧賓士是「現代汽車」發明者卡爾‧賓士(Karl Benz)的妻子,卡爾在1885年製造出第一台三輪汽車(構想是幫自行車多加一個後輪);隔年製造出第一輛四輪汽車,並取得專利權,這也就是我們現在每天看到的汽車的雛形。但是在當時,這個發明並不是很受到世人的歡迎,大家不太知道這個大機器可以用來幹嘛。

儘管如此,貝爾塔全力支持先生的發明,除了提供卡爾資金,為了證明汽車的實用性,她甚至決定駕駛賓士新設計的三輪汽車踏上長途旅行,向世人實際展示汽車的功能。在1888年8月的一天,她帶著兩個兒子一起開車回娘家,從曼海姆(Mannheim)向104公里之外的弗茨海姆(Pforzheim)出發,三天後,母子三人又從弗茨海姆開車回到曼海姆。過程中貝爾塔遇到不少技術困難,但是她透過自己動手修車、加油、選擇路線等,將它們一一克服。

這一趟旅程是人類史上第一次有人真正意義地開車(以往都是短距離試開),貝爾塔實際的長途駕駛經驗讓卡爾可以把汽車改進得更好開,而且也如貝爾塔所期望的,成功地向大眾宣傳汽車有多方便。現在,貝爾塔回娘家的路程,被命名為「貝爾塔‧賓士紀念之路」,紀念貝爾塔為現代汽車發展的貢獻,整趟路程穿越過巴騰弗騰堡的美景,因此除了紀念意義以外也很有觀光價值。



向世界解釋「核分裂」的人:莉澤‧邁特納(Lise Meitner)


莉澤‧邁特納不僅是當代最重要的「女性」物理學家,直接稱為最重要的「物理學家」也不為過,因為,沒有邁特納,就沒有「核能」的應用,不管從政治上或科技上來看,今天的世界都不會是現在的樣貌。

1878年出生在奧地利的邁特納,在將近30歲時來到柏林進行物理學研究。儘管那時候科學界仍然有嚴重的性別歧視,邁特納卻以她的能力證明了自己的價值。不過,隨著希特勒掌權、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,有猶太血統的邁特納不得不逃亡到北歐。在這此逃亡之旅中,她仍然與柏林實驗室的夥伴哈恩(Otto Hahn)保持聯繫,在1938年,哈恩觀測到了「核分裂」的現象,但卻無法解釋,最終是遠在瑞典的邁特納透過信件往來提供了「核分裂現象」的理論解釋。

後來,核分裂在人類歷史上最著名的「應用」就是「曼哈頓計劃」,也就是美國為了結束二戰在日本投下的2顆原子彈。這樣的發展並不是邁特納所樂見,她屢次強調她的立場是核能不應該被用於非和平的目的。而除了用在製造核子武器以外,核分裂的巨大能量也能用於產出,也就是核能發電。雖然現在核電也成為有爭議的發電來源,但是不可否認的是,在20世紀下半葉以來,沒有核電就不可能有這麼大的產能,讓整個世界迅速地現代化,甚至若是沒有核武「互相保證毀滅」為基礎的「恐怖平衡」,美蘇之間恐怕就不只是「冷戰」了。

1944年,哈恩因為「發現核分裂」這個巨大的成就獲頒諾貝爾化學獎,而邁特納的貢獻卻因為她的猶太身份與身為女性遭到忽略,儘管她是整個研究計劃的發起人,也是第一個為「核分裂」提供理論解釋的物理學家。




思想家與革命家:羅莎.盧森堡(Rosa Luxemburg)


盧森堡也是和邁特納同個時代的人,她在1871出生在波蘭,不過在瑞士蘇黎世大學學習法學、政治學、經濟學等學問以後,盧森堡入籍德國,加入德國社會民主黨,在德國推動她的政治理念——馬克思主義階級革命。她致力於抨擊帝國主義與軍國主義、與貧窮的民眾並肩創建更平等的社會,最終,她也為此付出生命,在1919年遭到法西斯主義者暗殺過世。

盧森堡是非常「本格派」的馬克思主義者,她除了倡議左派「平等」的精神、同時也很堅持「自由」,對盧森堡來說,以「共產主義」之名行「獨裁」之實並不是真正的正義。但也正是因為這樣,盧森堡不只是右派民族主義者的眼中釘,就連日後共產集團的領導人史達林也禁止她的著作。不過,同時也是因為她如此堅定地追求真正的平等與自由,她的思想一直到今天都還有很高的研究價值,且仍然能鼓舞、啟發當代的左派人士,每到她的忌日,都還有人會去她被暗殺處悼念致意。

有歷史學家將盧森堡的死評論為「納粹的第一次勝利」,凸顯出這位100年前的無懼身影存在的歷史意義。盧森堡對世界的影響,並不只在於她是歐洲左翼運動的開路先鋒,更重要的是,她的思想描繪出一個「社會主義」但是「不以專制政權運作」的世界,這個世界在「資本主義造成越來越多問題」但是同時「共產主義遭到專制政權代言」的今天,有相當深遠的意義。



在黑暗中綻放的白玫瑰:蘇菲‧索爾(Sophie Scholl)


1933-1945納粹掌權階段,肯定不是令德國人驕傲的一段歷史。不過,在這段期間,仍然有令人驕傲的德國人,勇敢做出令後人尊敬的選擇,22歲的蘇菲‧索爾就是其中之一。這個名字對台灣人來說或許有些陌生,但是她是2003年德國人票選出「10位最偉大德國人」的第4名,且是名單上唯一的女性。(完整名單請見下方)

「白玫瑰」(Die Weiße Rose)是納粹德國時期的反希特勒組織,蘇菲‧索爾和她的哥哥漢斯‧索爾(Hans Scholl)是白玫瑰的核心成員。其實早在他們青少年時期納粹就已經掌權,漢斯也曾參加過納粹的青年組織,但是索爾兄妹卻仍能從人道主義與基督教精神出發,看到納粹主義的邪惡之處,而不被蠱惑。蘇菲利用她身為女性而比較不容易被盤查的身份,勇敢地透過發布傳單,鼓勵人民抵抗希特勒政權、宣揚反戰思想,但是在1942年,他們兄妹仍然在發布傳單時被蓋世太保逮捕,並在短短4天後就遭到處決。

這4天的經過被詳實紀錄下來,這兩位才20出頭的青年展現出了驚人的勇氣:他們在知道自己將被處以極刑的前提下,仍以自己的行為為傲,沒有後悔,沒有遲疑,最終慨然赴義。蘇菲的獄友埃爾斯‧格貝爾(Else Gebel)回憶,蘇菲臨死前的遺言是:「如果沒有人願意為正義付出自己的生命,我們如何期待正義終將到來?」如果說1919年盧森堡之死是納粹的第一次勝利,1942年索爾兄妹之死可以說為納粹政權敲響了第一聲喪鐘。

蘇菲的名字開始廣為人知,是在她死後很久很久以後。1970年代德國社會開始反思納粹暴行,關於索爾兄妹的紀錄片上映,蘇菲的故事震撼了德國人,也進一步鼓勵了戰後的自省。在2005年,蘇菲的故事被拍成電影「帝國大審判」(Sophie Scholl: Die letzten Tage)。

其實,白玫瑰運動對當時的納粹政權來說,無疑是蜉蝣撼樹,幾乎沒有任何實質的影響,但是,在精神層面的意義卻非常非常深刻:蘇菲用她的生命證明了,即使是在集體的瘋狂中,仍然有人有勇氣保持清醒,堅持心目中的正義。這個22歲葬身刑場的女孩,在60年後成為德國民眾心中「最偉大的德國人」之一,「白玫瑰」也成為全世界反抗獨裁政權、勇敢面對歷史的重要象徵。






「10位最偉大德國人」(2003 ZDF舉行之票選)

  1. 康拉德‧阿登納(Konrad Adenauer)(1876–1967),戰後首位西德總理

  2. 馬丁‧路德(Martin Luther)(1483–1546),宗教改革者

  3. 卡爾‧馬克思(Karl Marx) (1818–1883),哲學與經濟學家

  4. 蘇菲‧索爾與漢斯‧索爾(Sophie und Hans Scholl)(1921/1918–1943),白玫瑰組織成員

  5. 威利‧布蘭特(Willy Brandt)(1913–1992),西德首位社民黨籍總理

  6. 巴哈(Johann Sebastian Bach)(1685–1750),作曲家

  7. 歌德(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) (1749–1832),詩人與小說家

  8. 古騰堡(Johannes Gutenberg) (1400–1468),活字版印刷術發明人

  9. 俾斯麥(Otto von Bismarck)(1815–1898),德意志帝國宰相

  10. 愛因斯坦(Albert Einstein)(1879–1955),物理學家


如同上面的名單,德語世界出了很多影響世界的科學家、音樂家、哲學家,不過,女性的身影與貢獻卻很少被提及。

今天的文章介紹了5位「說德文的女生」,從政治、科學、工業發展、人道精神,她們在不同的領域改變了全世界,甚至可以說,沒有這5個人,今天的世界不會是這個模樣。這5個人當中,誰的事蹟令你印象最深刻呢?除了德語世界外,你還知道哪些影響世界的女性嗎?歡迎你與我們分享你的觀點!

116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改變20世紀的5位德國領導人

過去的文章中我們曾經分別介紹5位說德文的女士和男士,他們各自用不同的方式書寫了歷史。在刊出後,也有讀者提及「那希特勒呢?」確實,帝國元首希特勒的所作所為,也留給後世巨大的影響,儘管那是深沈的傷痛、怨懟與遺恨。 那你知道,除了希特勒以外,還有誰曾經在20世紀領導德國嗎?這些掌...

Σχόλια


bottom of page